2021年報考研究生的人數,高達377萬,預計明年有望突破400萬。 隨處可見的大學生,導致學歷嚴重貶值,就業也成為了一件難事,學生大學畢業后想要找到合適的工作非常困難,即使國家為了緩解大學生的就業壓力,提出了很多應對政策。 還是沒辦法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問題,致使很多大學生將目光轉向考研,希望通過加持自己的學歷,以此來獲得更好的工作。
為什么開始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考研? 大學生開始考研的原因,其實很簡單,就是希望可以通過考研,提升自己的學歷,眾所周知,研究生是我國學歷,其中研究生分為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。 這樣在研究生畢業后找工作,會更加有底氣,考研也是暫時“躲避現實”的過程,有的大學生長時間處在安逸的環境下,已經失去直面社會的勇氣。
同時對于那些喜歡專研的學生來說,考研更是一個獲取更多知識的過程,畢竟本科是書面知識,而研究生就是通過研究證實書面知識的依據。 個人分析: 隨著考研的大學生越來越多,但每年各學校錄取的名額有限,讓考研黨們了解到,并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適合考研,有些學生考研就是在“陪跑”。
哪3類學生不適合考研,基本上就是“陪跑”? 一、自制力較差,需要監督才能學習的學生 自制力對于學習而言,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,很多自制力較差的學生,需要身邊有人監督,才能認真地學習,否則即使什么也不干,就坐著也能坐一天。 往往這樣的學生,在高中的時候只要老師和家長多費心,也能在高考取得不錯的成績,但是在上大學之后,身邊別說老師了,家長都很少在身邊,自然很難通過自學完成考研。
二、把考研當借口拒絕找工作的學生 在考研的隊伍當中,混入這樣一類考生,之所以選擇考研,就是不想面對找工作的困難,畢竟現在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,甚至像擺在貨架的商品,任用人單位挑選。 這時整個大學是“混日子”,或是認真對待的學生,二者之間的差距會非常明顯,加上這些大學生不想承認自己的失敗,所以選擇考研躲避就業。
三、不顧自身實力,非要報重點大學的學生 相信大學生在報名考研之前,糾結報考哪所學校的時候,會聽到這樣的話:“考研不報重點,就是白考!彼跃陀辛似胀ㄙY質的大學生,考研非要報重點大學。 要知道每年考研全國985高校非常受歡迎,當然很多“學霸級”人物也在其中,此時普高的學生已經勝算很少了,即使勉強上岸,在讀研期間也很難能跟得上導師的進度。
如果學生選擇考研,怎么做上岸幾率會更大? 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,合理安排時間 在每年考研失敗的考生中,有很多考生是因為把在大學的學習態度,延伸到研究生的考試當中,要知道首先研究生考試的難度,遠高于大學考試的難度。 其次研究生考試涉及到的知識面非常廣,學生想要在短時間達到學習效果,就要爭分奪秒地為自己制定詳細的學習計劃,合理安排時間。
結合自身實際情況,選擇適合的學校及專業 很多考生在報考學校及專業的時候,常常會忽略自身的實際情況,報考一些“不著邊際”的學校專業,比如普本畢業的學生,就想報清華、北大的研究生。 這就是在給自己找不痛快,當然每年還是會有個別考生能考上,但學生想過讀研自己是否能跟得上導師的腳步,這不是光靠努力就能追上的。
調整好心態,明確考研的目的 還是有很多學生在報考的時候就猶豫不決,不僅沒有調整好自己的心態,連考研的目的都沒有明確,在十分迷茫的狀態下,不僅花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,最終還沒考上。 所以對于學生在考研時的心態很重要,直接影響學生考研的結果,畢竟考研只是剛剛開始,接下來讀研是更大的挑戰。
總結: 相信當大學生即將畢業,看到身邊的同學、朋友,都已經簽到不錯的工作時,內心難免會焦慮病急亂投醫,但要相信只要肯努力,一定會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出路。 在考研之前要想清楚,自己是否真的適合考研,還是有很多學生適合直接找工作,畢竟誰也不敢保證,研究生畢業就肯定能找到更好的工作。
|